全部分类
地方馆
- 城市
- 区县
编者按: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负责人梁心新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海中地理标志运营平台节选地理标志相关内容,供业界参考。 图文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周建设: 周建设(栾海军 摄)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女士,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先生,战略规划司负责人梁心新先生。 现在,请胡文辉先生作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胡文辉: 胡文辉(徐想 摄) 好,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们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相关进展情况。 一、知识产权主要数据情况 (一)专利方面 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同比增长13.5%。专利复审和无效结案6.7万件。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结案准确率提升至95.2%。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5万件。我国申请人通过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4868项,同比增长29.5%,跃居全球第一位。 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的规划预期目标。 (二)商标方面 全年注册商标478.1万件,同比增长9.1%。审结各类商标评审案件38.3万件、异议案件10.3万件。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异议评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进一步压缩,商标各项业务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全年收到中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7039件,同比增长13.6%。 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为4762万件。 (三)地理标志方面 全年认定地理标志产品36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25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8680家。 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402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总数近3.3万家,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方面 全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1.1万件。 截至2024年底,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8.3万件。 (五)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启动第二批15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新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6家、快速维权中心7家,总数达124家,备案创新主体超过19.3万家。新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33家,总数达到80家。全系统全年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7.2万件,指导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案件近14万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2.36分,再创新高。 (六)知识产权运用方面 全年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1—11月,全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到3564.1亿元,同比增长6.6%。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87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13.04%,也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十四五”的规划目标。 二、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特点 一是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有效商标注册量同比分别增长16.3%和8.1%。其中国内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7.8万件,同比增长18.8%,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134.9万件,同比增长15.7%。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49.7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6.9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50.6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3.7%。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连续5年保持稳步增长,调查显示,2024年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3.3%,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是知识产权海外申请更加活跃。2024年,我国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均稳居世界前列。其中,我国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较上年稳中有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同比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我国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有13万件同时在海外获得授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一倍,涉及1.6万家创新主体,较“十三五”末增长6700余家,国内更多创新主体更加注重借助知识产权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以上就是相关情况的介绍,我们愿就有关内容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周建设: 谢谢胡文辉先生的介绍。现在各位可以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如今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要介绍一下,五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哪些新进展?面向未来,又有怎样的新目标和工作考虑?谢谢。 向上滑动阅览 胡文辉: 谢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十四五”以来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设置的8个预期性指标,其中6个指标已经提前完成。包括: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的预期值是12件,截至去年年底已经达到14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提升至13.04%,比预期值高0.04个百分点。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预期值是82分,去年底已经达到82.36分。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值是3500亿元,去年前11个月已经达到了3564亿元。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预期值是85%,去年已经达到了90%。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也远远超过了预期值。这些指标的提前完成,充分彰显了“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实施取得的良好成效。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立足当下,巩固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既有成果,同时,制定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讲,就是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导向。 一是把牢知识产权的功能定位。立足知识产权工作的“五大关系”,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我们将更加自觉地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定位、谋划和推进,为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合拍共振,提供有力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 二是着力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加快实现知识产权的“两个转变”,也就是“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切实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解决好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严把专利、商标审查授权关,以高质量审查促进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益运用。 三是坚持以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牵引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全链条。知识产权工作创造是源头,运用是目的,保护是核心,服务是支撑,我们将强化以运用促创造、强保护、优服务,深耕细作,提升效益。 四是推动知识产权的国内外平衡保护。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更大规模吸引和利用外资。同时,加强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导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出口产品的知识产权合规自检。加强海外维权援助工作力度,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